近日,《官方:保障群眾就醫用藥是當務之急》消息沖上熱搜,國家衛健委負責人表示,當前,疫情防控工作目標是保健康、防重癥,當務之急是保障好群眾就醫用藥。
同日,《涉嫌哄抬防疫用品價格,廣州四家藥品經營者被立案》也引發廣泛關注。針對連花清瘟、抗原檢測試劑等部分涉疫物資價格波動情況,廣州市市場監管部門及時開展藥品和防疫用品價格檢查專項行動,嚴厲打擊哄抬藥品及防疫用品價格、囤積居奇等價格違法行為。
不法藥商哄抬防疫用品價格涉嫌違法,任何時候都須依法查處,尤其是在當前疫情形勢下,更須從重從快嚴懲不貸。隨著“新十條”實行后,感染新冠的輕癥、無癥狀和基礎性疾病比較穩定的患者可以在家隔離和居家治療,不少地方掀起搶購囤藥熱潮。此時借機漲價,不僅讓群眾付出更大購藥成本,直接侵害群眾利益,更易人為造成群體恐慌助長搶購,導致急需藥的買不到,不需不急的反而閑置浪費。
如何保障就醫用藥,說白了,就供應側而言,無非兩條途徑:一是生產源頭加強生產保證供應,相關部門對此已作出安排部署;二是流通環節不囤積居奇和哄抬物價,這仰仗監管到位維護秩序。相對而言,后者社會敏感度更高,對群眾購藥心理影響程度更大。作如是觀,嚴查不法藥商哄抬防疫用品價格,就是保障群眾用藥的關鍵。
嚴查不法藥商哄抬防疫用品價格,也是提醒正告所有生產、流通領域相關經營者引以為戒,對自身價格行為進行自查整改,誠信合規經營,共同維護良好穩定的價格秩序。須知,非常時期發“疫情財”,只會“偷雞不成蝕把米”。 陳慶貴